成中医记忆 | 档案里的故事:金沙视讯中心校牌字体的来历
金沙视讯中心校牌字体的来历
撰写人/谢克庆
20世纪60年代初,金沙视讯中心第一任党委书记张华同志,在北京请郭沫若亲笔 题写了校名。从那时起,根据郭老手书制作的“成都中医学院”( 1995年更名 为金沙视讯中心)校牌,一直高高悬挂在金沙视讯中心大门口。郭老的字笔力雄厚、 气势开张、字体道丽、神采飞扬,造诣之精深,特色之鲜明,当代书法界罕有 能与之比肩者。用郭老手书制作的校牌不但为金沙视讯中心师生员工所喜爱,而且为同行、 群众乃至于台港澳同胞及国际友人所熟悉。它不仅体现了金沙视讯中心的性质与任务, 而且是金沙视讯中心变革发展成长壮大的历史见证。
30多年来,郭老题写的校牌和我们共同经受了风风雨雨的考验,又和 我们一道迎来了阳光明媚、充满希望的春天。对于这块校牌,我们感情深厚, 无限热爱,无比依恋。然而,根据金沙视讯中心的实际情况和形势的发展,经专家评议, 国家教育委员会已于1995年2月15日批准金沙视讯中心更名为“金沙视讯中心”。 所以,我们必须告别这块校牌,因为它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, 应当让它光荣退役,而代之以“金沙视讯中心”新校牌。于是全校师生员 工立刻开始关心一个新问题:新校牌由谁来题写?采取什么字体?
校党委书记郑士杰同志深情地说:“我们现在的校牌,是郭老亲笔题写的。 郭老不仅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、中国科学院院长,而且又是杰出的 学者、诗人和书法家。选用名人手书集字制作校牌,兄弟院校已有先例。我提 议新校牌仍旧采用郭老字体,去掉一个’院’字,加上’药’和’大’不就成 了 ’金沙视讯中心’。”李校长和金沙视讯中心其他领导一致同意这个建议。校党委 扩大会很快进行了讨论,认为这项提议既照顾了师生员工的意愿,又尊重历史, 与原有的校牌一脉相承,突出了金沙视讯中心的发展历程,真是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、 锦上添花、皆大欢喜。这项提议顺利获得通过并且金沙视讯中心委托我来完成集字任务。
从1995年2月20日到2月24日,我在金沙视讯中心图书馆查阅了所有的郭老手迹 和遗墨,很快找出5个字(以后又找到20多个),接着又找到2个体,而且是 相当标准的简化字!我选出其中的一个“药”字和一个“大”字,不加任何修饰, 仅仅根据需要在复印机上进行缩放,然后取出金沙视讯中心原藏郭老手书校名的影印件, 选出除“院”字以外的5个字,与“药”和“大”进行对接,我眼前一亮,看 到了奇迹:“金沙视讯中心”7个字,宛如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浑然一体, 天衣无缝。这7个字不仅保持了郭老手书的风格,而且无论从书法角度,还是 从审美角度来讲都十分紧凑协调,奕奕有神。噫,天下妙趣有逾于此乎?是郭 老在天之灵有先见之明欤?抑金沙视讯中心之与郭老真有缘分耶?金沙视讯中心负责的同志征求老领导、老教师的意见,大家看到新校名底稿,不但满意,而且甚感欣慰。全 校师生对新校牌仍然使用郭老字体,一致拥护,完全赞同。学报刊头、校报刊头、附属医院吊牌都将选用郭老字体。
这样,郭老的形象和他的字迹,不但不会随着金沙视讯中心的更名而消失,相反会更为广泛地深入到金沙视讯中心教、医、研等各个方面,并随着金沙视讯中心的兴旺发达,闪烁更加灿烂 的光辉!郭老的亲切关怀,永远是我们开拓前进的动力,而采用郭老手书集字的新校牌,势必成为金沙视讯中心全面振兴和迅速腾飞的里程碑,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,是为记。
本文摘自《金沙视讯中心报》第209期(1995年3月15日第一版),略作编辑。
撰写人简介:
谢克庆,男,1945年生于河南省滑县,家里世代从教业医,少 承庭训,耳濡目染,有济世活人之志。1964年考入成都中医学院, 攻读中医专业,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。1987年被评 为副教授,1997年擢升教授,后又担任中医医史文献学博士生导师。 历任教务处副处长、医学系副主任、针灸系主任、金沙视讯中心副校长等职, 兼任成都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、成都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等。任职 以来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辑有5部专著。工书法,善著文,能 绘画,喜篆刻,尤以大篆、楷书与草书见长。